自律神經的定義:


每個人都有所謂的自律神經系統。自律神經被設計成基本上不需要也無法用意志力去控制的,所以平常功能運作良好時,並不需我們的大腦意志去費心,所以平常我們很難察覺自律神經的存在與功用。但自律神經系統是很重要的,可說是人體的全自動操控中心,沿著脊髓神經像大樹分支一樣,分布到全身的各個內臟及血管,負責管束不需提醒、自動自發的生理運作,如心跳、血壓、脈搏、呼吸、胃腸蠕動消化、汗水、口水分泌…等等活動。


自律神經系統:


主要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兩個系統,理想狀態下,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很自然地就會相互協調制衡,如同陰陽調合,而使人體內臟器官維持正常運作。就如同開車一樣,有油門煞車一樣,只有交互運用得宜,車子的行進運作才能平順。


 負責作戰”的交感神經:負責衝鋒陷陣,應付外來緊急狀態,如恐懼、壓力等,並刺激腎上腺分泌,導致心跳加快、血壓升高、肌肉收縮、專注力上升、減少大小便便意及口水分泌…..等;主要就是使身體主要備戰系統活動力增加,以準備接戰、作戰。


休養生息”的副交感神經:與交感神經正好相反:像個慢郎中,抑制心跳、血壓,使呼吸平緩,降低能量消耗,讓身體器官進行休養及修復。


 自律神經失調:


自律神經系統雖說不受意志力控制,但是會受到情緒狀態所影響,所以當一個人憤怒、害怕或是長期處於高壓緊繃狀態或憂鬱狀態時,自律神經的運作就會失調。


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


1.   頭:頭暈、頭重、頭痛、頭部發麻、發燙感。


2.   眼:眼精疲勞、眼痛、淚眼、眼精張不開、視線模糊、眼精乾澀。


3.   耳:耳鳴、耳阻塞感。


4.   口:口乾、口渴、口內疼痛、口舌異常感、味覺異常。


5.   喉嚨:阻塞感、異物感、壓迫感、發癢、異常咳嗽。


6.   手:發麻、發抖、疼痛、感覺異常、發冷、發燙。


7.   腳:下肢麻木、發冷、發燙、疼痛、腳跟貼地疼痛、肌肉跳動。


8.   肌肉、關節:頸部緊繃酸痛、肩膀緊繃酸痛; 全身肌肉疼痛、多處神經痛、背部及腰部緊繃疼痛、關節倦怠或無力。


9.   呼吸器官:呼吸困難、肋間神經痛、呼吸肌肉緊繃酸痛、呼吸道阻塞感、類似鼻塞而無法呼吸、不自主深呼吸或嘆氣。


10.       心臟:心悸(感覺到心跳)、心跳加速、心跳強勁、心臟無力感、胸悶、胸部壓迫感。


11.       血官循環:血壓起伏變動、頭昏眼花、手腳冰冷、臉部潮紅燥熱、起立性暈眩、血氣上衝、偏頭痛。


12.       消化器官:食道阻塞感、噁心、嘔吐、胃部發熱、胃部痙攣、腹脹、腹部疼痛、便秘或腹瀉、腸胃蠕動異常、肛門口不快感、便意感頻繁。


13.       膀胱:膀胱神經敏感、尿意感頻繁、頻尿、排連不易、排尿後不適感、殘尿感、尿床。


14.       生殖器:性功能障礙。


15.       皮膚:多汗、不出汗、異常發汗、皮膚乾燥、全身發癢、發燙、發冷。


16.       精神症狀:焦躁易怒、莫名奇妙的恐慌不安感、寂寞孤獨感、悲傷感、沒有慾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。



  1.  全身症狀:全身倦怠、異常疲勞、全身無力、提不起勁、輕度發燒發燙、缺乏食慾、睡不著、淺眠或多夢、白天賴床睏倦。

所以基本上『自律神經失調』這個現像,基本上可視為一種身體自我警報系統在拉警報了,而非一種病,所以當出現這些症狀而去就醫檢查,往往也不會有什麼重大的身體異常發現,而會被當科的醫師好意建議要多放鬆、多休息;因此當出現此現象時,比較可視為身體有點不勝負荷目前的工作、情緒之徵兆,而提醒我們要做些調整了。


自律神經失調的處理:


非藥物部分


改變生活方式,放慢步調、一次只做一件事情、盡量不要一心多用、為自己多留點餘裕,別忘了,身體本來便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,只要你願意給它機會,好好保養,身心就能維持在良好抗壓的狀態。


藥物部分:


目前一般治療方式,輕微一點的以抗焦慮藥、交感神經阻斷劑以及有需要的時候服用點安眠藥,通常只需服藥幾週即可,情況好轉便可以逐漸停藥;而嚴重一點的,除了上述藥物之外,另外搭配抗憂鬱藥物來改善大腦情緒中樞的狀態,一般就需要服用幾個月來讓整個腦情緒中樞的細胞回復健康狀態。


整體而言,只要有動機改變生活方式配合上述藥物輔助,大部份的人都可以回復原本的身心健康的。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